【摘要】在信息化时代,城市高速发展,“智慧城市”这一建设概念应运而生,它在为城市带来多元化建设理念的同时展开理论思考,同时也提出了诸多战略选择。本文中将探讨智慧城市及其形成的主要因素,形成理论思考,更多借鉴国外智慧城市建设的优秀模式,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作出战略选择。
【关键词】智慧城市 ;形成因素 ;优秀模式借鉴 ;战略选择 ;公共服务
在目前世界各国范围内,充分依赖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改变城市未来发展蓝图的计划已经逐渐成型,其中全球范围内真正建成的“智慧城市”已经超过 200 个。其中我国针对智慧城市的建设与优秀模式借鉴也不遗余力,在理论思考基础上也提出了明确的战略选择。
1. 智慧城市及其形成因素的理论思考
1.1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顾名思义就是更为智能化、信息化的城市,我国企业华为就已经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马斯洛模型”这一概念,如图 1。
图 1 建设智慧城市的马斯洛模型
在目前,全球各国各大城市都在建设发展“智慧城市”过程中形成了马斯洛模型,它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智慧城市的发展建设要求,其中的概念认同颇为微妙。因为智慧城市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城市概念,它还在匹配大数据时代要求基础上融入了各种技术手段,合理化支配城市的发展建设特征。就目前来看,智慧城市在应用方面涉猎面较广,其中就包括了城市管理、公共安全、智能交通、金融贸易、公共卫生等等。
它们都归属于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体系,在合理化配置智慧城市建设资源基础上,也降低了城市化建设成本。
如果从狭义层面来讲,智慧城市在适应马斯洛模型建设基础上还融入了大量的大数据技术,主要是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来拓宽城市建设范围、改造城市建设内容,即将城市中的现有资源充分整合起来,建立高效化城市发展机制,形成城市中智能化、网格化的管理体系,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诸多便捷。可以说,智慧城市中的形成因素是相当之丰富的,它们共同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城市运行体系,为城乡一体化向前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城市居民提供相当舒适、便捷的城市生活。
1.2 形成因素
在当前看来,驱动智慧城市建设形成的主要因素包含两点 :首先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全新一代信息技术 ;其次就是知识社会环境下所逐步孕育出的开放城市创新生态,二者在技术创新层面上都推动了智慧城市向前发展,它们甚至已经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因。当然,智慧城市的形成因素中不仅仅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它还在培育创新一代的信息通讯技术,在发展消融信息知识分享壁垒基础上再创新、扩大信息边界,形成全新的创新 2.0 形态。简言之,就是要以技术作为出发点形成创新业态,以用户为中心做到人本基础上的开放创新,强调智慧城市建设形成的自由特征。在全新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大量可持续创新内容逐步衍生出来,它们都为社会管理创新、城市智慧发展创造了有利空间条件 [1]。
2. 国外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借鉴
在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同步开展,其中像国外智慧城市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公共服务治理模式、建设理论与战略选择都值得我国学习借鉴,下文就简单介绍两例 :
2.1 新加坡智慧城市的建设经验借鉴
在新加坡,政府主导治理模式颇为盛行,政府机构在管理、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这也就衍生出了新加坡的“一核多元”智慧城市治理模式。即政府相关部门会在城市中成立对应组织展开治理模式,如图 2。
图 2 新加坡“一核多元”的智慧城市治理模式示意图
大体来讲,新加坡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公共治理模式是相当注重“一核多元”的,就是说当地特别重视城市的基础性设施建设,且也构建了协同公共服务治理体系。首先说智慧城市中的基础性设施建设,新加坡智慧城市的基本战略选择就是打造“智慧岛”,建立并完善信息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例如社会中学校与家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形成全面智慧网络等等。这其中就涉及到电子身份识别、安全服务以及智能化支付服务等等技术,这些智能化的城市治理模式在改造新加坡人民基本生活条件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它确保城市能够直接连接国家、连通世界。
其次看智慧城市中的协同公共服务治理体系建设,新加坡所打造的是智慧城市电子政务系统,它围绕城市的财政部、IDA 国家通信工程局、以及国家信息通讯技术联合小组、审计小组、国家公共服务工作小组等等展开。在全新的管理机制协同辅助下,有效保障智慧城市中各个机构有效构建与相互配合。为此,新加坡也为城市专门设立综合政府委员会,配合国家电信局协同展开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不断强化电子政务系统,争取为城市使命提供更好的、更“聪明”的城市公共服务内容。
2.2 日本智慧城市的建设经验借鉴
日本智慧城市的建设经验也异常丰富,它不同于新加坡的公共服务治理模式,而是采用了混合治理模式,这加速了日本国内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进程。简单来讲,就是由政府主导逐渐向居民自治转化。日本的区域中心体系是相当完善的,它其中拥有大量的智能化技术内容协助区域公共治理过程,即基于公众积极主动的自我管理来收集、管理活动内容,建立智能化区域中心,其中所采用到的智能化技术就包括了 RFID 技术、GPS 技术等等。在日本,自治组织与协会在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方面表现得相当出色,借助日本科技信息化强大力量,智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建设也不在话下 [2]。
3. 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以及战略选择
在国内,智慧城市应该如上文所述,积极借鉴外国智慧城市建设理论,在战略选择上追求明智、开放、自由化,下文主要结合 4 点来论述。
3.1 优化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与战略选择关键都是优化顶层设计,它其中涵盖了城市的政务、交通、医疗、教育等等关键内容模块。在制定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城市建设多样性做好相关规约,避免盲目、重复建设进而导致资源大量浪费。在本文看来,目前的智慧城市建设应该强调两点顶层设计 :
第一,必须做到统筹兼顾,因为国内城市数量较多,他们在规模体量、经济发达程度上都不尽相同,在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与理解上也有差异,因此在进行良好的顶层战略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到统筹兼顾与有效协调,更多促进城市资源共享与合理化利用,如此才能实现对智慧城市协调发展的有效推动 ;
第二,智慧城市在建设战略选择上还必须追求一城一策,根据不同城市的不同文化特色、政策战略来展开智慧城市建设,满足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需求,打造具有独特特色的智慧城市战略。如此操作的好处就在于避免国内城市都千城一面,做到各有千秋。
3.2 构建智慧城市互联互通机制
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理论而言,还应当追求对于信息孤岛效应的有效破除,强调建立智慧城市中的互联互通机制,如此对于实现城市中数据互联互通,建设覆盖整个城市网络的信息数据共享与利用系统非常有利。简言之,就是要打造城市数据和信息中心,做到智慧城市发展建设机制真正落地,真正为政务管理工作服务,提高城市居民整体生活水平。
3.3 注重智慧城市建设以人为本
城市建设还应当遵循人本理念,因为大量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活设施都是为人所建设的,所以智慧城市必须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满足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目前新型智慧城市在建设战略选择上追求提升民众体验,强调满足民众需求,将更多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民生领域中,让城市更智慧且更具有人情味,这种人性化的设计规划非常有利于促进城市发展,持续增加了民众的幸福感,这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正确选择。
3.4 建设智慧城市多元化公共服务渠道
最后就是要建设智慧城市的多元化公共服务渠道,大力推动电子政务工作形式发展。政府信息传播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就能满足上述要求,在不断扩展信息传播空间基础上更强调对电子政务的现代电子网络化优化,实现政府行政方式的有效创新。
而在这一过程中,更要建立专门的政府智慧化网站平台,为城市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公共服务详细,主动面向社会公开某些非保密政府信息,如此才能保证民众知情权,使得城市智慧化发展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3]。
4. 总结
我国目前许多城市都在追求发展建设成为智慧城市,但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理论作为支撑,特别强调发展建设战略的正确选择。诚如本文中所提出的多种观点,它们在促进城市智慧化转变方面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在改变城市建设进程中也改善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
【参考文献】 [1] 邱令枫 . 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与战略选择 [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21(15):82-83. [2] 李仁波 . 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与战略选择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21(23):120-121. [3] 崇阳 . 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与战略选择 [J]. 公关世界 ,2020(20):37-38.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杂志
文|南京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金峙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王耀龙 翟宗冬 陈健
文章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化